機械傳動系統是自動絲印機運行的基礎。電機作為動力源,為整個設備提供運轉所需能量。不同類型的電機適用于不同工況,交流電機結構簡單、便于維護,常應用于對速度要求相對穩定的部件驅動;伺服電機則憑借良好的控制性能,在需要定位和速度調節的環節發揮關鍵作用 。電機產生的動力通過皮帶、鏈條或齒輪等傳動部件,傳遞到各個運動機構。例如,皮帶傳動可以實現平穩的動力傳輸,常用于帶動工作臺的水平移動;齒輪傳動則能夠保證較高的傳動精度,在對位置精度要求較高的印刷頭移動機構中較為常見。這些傳動部件相互配合,使自動絲印機的各個部件按預定軌跡和速度運動。
印刷頭是自動絲印機實現印刷功能的核心部件。印刷頭主要由刮刀和網版組成。刮刀在印刷過程中起到擠壓油墨的作用,當印刷頭移動時,刮刀以一定壓力作用于網版上的油墨,使油墨通過網版上的圖文部分,轉移到承印物表面 。刮刀的材質、形狀和壓力調節對印刷效果影響顯著。不同材質的刮刀適用于不同類型的油墨,如橡膠刮刀常用于普通油墨,而聚氨酯刮刀則更適合刮印精細圖案或特殊油墨。網版作為油墨轉移的載體,其制作質量決定了印刷圖案的清晰度和精度。網版通過感光制版工藝,將設計好的圖文部分的網孔保留,非圖文部分的網孔堵塞,在刮刀的作用下,油墨只能從圖文部分的網孔漏下,從而在承印物上形成所需圖案。
控制系統如同自動絲印機的 “大腦”,負責指揮和協調各個部件的運行。可編程邏輯控制器(PLC)是常用的控制核心,操作人員通過編程軟件對其進行程序編寫,設定印刷速度、印刷次數、刮刀壓力等參數 。PLC 根據預設程序,向電機、氣缸等執行元件發送控制信號,實現對印刷過程的自動化控制。人機界面(HMI)則為操作人員提供了與控制系統交互的窗口,工作人員可以通過觸摸屏查看設備運行狀態、修改參數、監控印刷過程等,方便對自動絲印機進行操作和管理。此外,控制系統還配備傳感器,用于檢測設備的運行參數,如工作臺位置、印刷頭壓力等,并將數據反饋給 PLC,使系統能夠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控制指令,保證印刷過程穩定進行。
工作臺用于承載承印物,其平整度和穩定性直接影響印刷質量。工作臺表面通常經過特殊處理,以增加與承印物之間的摩擦力,防止印刷過程中承印物發生位移 。部分自動絲印機的工作臺還具備升降、旋轉等功能,方便對不同尺寸和形狀的承印物進行印刷。例如,在印刷曲面物體時,工作臺可通過旋轉功能,使承印物各個部位都能與網版準確接觸,完成印刷。